首页  > 健康百科  >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 点击74364次
  • www.couwai.com
  • 评论338条
  • 导读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有些秉性是真实的,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向世界妥协。”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有过这些感受:伴侣睡前没有给我晚安么么哒,他是不是不爱我了?领导月底没有找我谈话点评业绩,他是不是对我失望了?朋友上次聚会没有找我一起去,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我开...

    “有些秉性是真实的,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向世界妥协。”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有过这些感受:

    伴侣睡前没有给我晚安么么哒,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领导月底没有找我谈话点评业绩,他是不是对我失望了?

    朋友上次聚会没有找我一起去,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我开车上班,同事说女司机上路普遍有风险,她是不是在暗指我……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高敏感者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类感受的人,往往有以下这些特征:

    不喜欢麻烦别人,尽量自己处理所有事情;

    不爱复杂社交,讨厌人多地方,经常独处;

    内心脆弱,身上容易背负罪恶感、内疚感;

    经常性想太多,会因别人一句话纠结很久;

    能够敏锐捕捉大量信息,让自己焦虑不安;

    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更有甚者,别人只是不轻易打了个喷嚏,都会联想到是不是自己身上的味道呛到人家了?

    这听起来你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群体并不少见,他们最常听到的话是:

    “你这个人就是想太多了!”

    “哪有人像你那么敏感的!”

    “你别老在那里钻牛角尖!”

    “生活简单点不是更好吗?”

    “你这样不觉得很心累吗?”

    能不累吗?隔着屏幕都觉得他们一个个活得超级心累呀。

    可是再苦再累,这群人根本就停不下来,不去胡思乱想。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胡思乱想的人

    或许在一些不理解的人眼里,这些感受和行为,简直就是小题大做的“矫情”呈现。

    但是在经过一系列观察和分析后,在我眼里,高敏感者的内心存在难以诉说的痛,无处倾诉的苦。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

    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定义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情了。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那么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

    可以说,荣格是第一个认为高敏感是正常状态的人。

    作为世界人口25%左右的存在,高敏感者在大众中独自煎熬。

    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经常性忧郁,容易活得心累。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内心在呐喊的人

    心理咨询师伊尔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种天赋》中,将人群分为两类:高敏感型+高复原型。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和钝感,这两者是份量不同地共存在一个人的身上。

    高复原型群体的人,钝感力强,敏感力弱,大多为外向人群,能够更好适应多变环境,处理突发状况,行动力比较强;

    高敏感型群体的人,钝感力弱,敏感力强,大多为内向人群,逃避人际冲突,经常性紧张,难以应对多变的环境和挑战。

    高敏感者在进化过程中,对危及自身生命的威胁,保持高度警惕,一接收到危险的信号,就会自动性躲起来自保,自我防御机制特别灵敏。

    这类型的人,活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畏畏缩缩,不仅自己过得很辛苦,而且还要经常性承接到多于常人的内外刺激。

    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得到世间人情往来的温柔相待的。

    因为,无论是在人际里、感情中、职场上,高敏感者总是相对处于劣势位置。

    他们容易被人定义为:“玻璃心”、“神经质”、“太脆弱了”、“相处太累”。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火得心累的人

    桑德在《高敏感是种天赋》里强调:

    高敏感并非缺陷, 而是上天赋予你的一种独特能力,乃是最特别的礼物。

    那么高敏感者如何实现自救,处理内心与外界的不良情绪,将这份独特能量释放出来呢?

    其实,高敏感者的自救指南,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停止内耗。

    停止内耗、及时止损的基本原则,就是放下内心的完美执念,适当降低自我要求,缓解内心焦虑。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停止内耗的方法

    具体化出来就有以下这5个小方法,可以让你停止过多的胡思乱想:

    1、更深度的交谈

    斯坦福大学《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在判断同伴的内心世界时,存在社会系统的固有偏见,往往低估其消极情绪的普遍性……

    很多时候,人们会普遍认为,自己是唯一处于情绪困境的人,其实则不然。”

    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多元无知效应”。

    我们总是盯着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觉得周围的的人,都是活泼健谈、善交际人缘好,比自己过得快乐洒脱。

    实际上,这种认知和感受,是我们自身心理上的局限性信念造成的。

    这个“情绪多元无知效应”,让我们忽略了,其实在我们身边,5个人当中就存在一个高度敏感者。

    只要我们与他人进行深度的交谈,尝试敞开心扉,坦诚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那么你就能走进别人的心里,看见跟自己同款的灵魂。

    深度的交谈,可以让我们直面自己和他人的脆弱,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有这种感受和情绪,我们不是孤立的群体,而正常的存在。

    在深度的交谈中实现了脆弱相对的两个人,能够互相取暖和鼓励,接纳对方的同时,也是接纳自己,慢慢臣服于自己的这种特质。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深度交流

    2、更有趣的沟通

    这里更有趣的沟通,不是我们日常的诙谐幽默的方式,而是指接纳差异化的沟通

    我们不得否认,很多时候,高敏感者逃避社交,规避冲突,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不被别人所接受。

    那么针对高敏感者的这种内心受挫折 感,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有趣”的沟通方式——差异化沟通。

    比如在对话中:

    “是吗?虽然我不太明白,不过原来对你来说是这样啊!”

    “你是这么感觉的呀?我觉得你这个想法角度好新颖呢!”

    这样子一来,高敏感者就能够得到暂时的理解,消除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被拒绝的恐惧,从而愉快提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也能够真正很好地倾听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良好的社交氛围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虽然现在社会鼓吹共鸣,但实际上,共鸣是人类自然涌现的心情,而不是“非得有共鸣不可”这种可控的东西,才能实现一个良好的互动。

    开始懂得使用“差异化沟通”的方式后,高敏感者就不需要勉强自己去共鸣对方,也能顺畅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温暖聆听对方的心声。

    差异化的“有趣”沟通方式,能够培养一个人体贴、接纳差异的能力,让你触达到人类所拥有的那颗温暖的心,走进眼前的广阔世界,走出自己的敏感小天地。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差异化沟通

    3、更惬意的相处

    许多高敏感者与他人相处,感觉到痛苦的原因,在于发现自己的感受和理念与别人不一样。

    在与人共处的交往空间里,会经常性认为是自己有问题,想要去纠正自己,“苟合”别人。

    其实,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跨界他人的同时,也不轻易让他人逾越。

    想要惬意地与人相处,就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特殊方式,看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背后,其实没有好坏与对错。

    越是持久的关系,越是良好的社交,就越不需要花太多自己精力,去无底线地迎合别人的喜好。

    在惬意的相处空间里,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遵循自己的节奏,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就能够找到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发挥自己的潜意识能量,实现自己的无限可能。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惬意相处停止内耗

    4、更自由的休息

    伊尔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种天赋》特别提到:

    学会爱自己,是高敏感者最需要做的一项功课。

    高敏感者想要摆脱自己的胡思乱想的内耗,就要经常多做点看起来“无用的事”,放空心灵,重新给自己充点不一样的电。

    比如、收拾屋子、整理衣服、养养花、下下棋、画幅画、打扫卫生、运动瑜伽等一些日常琐事。

    学会转移注意力,暂时放松自己的心情,将能量逐渐收回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平和稳定下来。

    回到自己身上,学会爱自己,正如涂磊所言:“坚持自我很重要,因为那是独特的自己。若是放弃,即使成功了你也不会快乐。”

    国际级NLP导师李中莹也说过:

    爱自己很重要的一条,不做自己不认同的事。

    学会拒绝自己不愿意帮的忙、不愿意做的事,给予自己一个自由自在的休息,就是爱自己的第一步,也是高敏感者逐渐摆脱负面能量,积蓄自我正面能量的开始。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停止内耗的方法

    5、学会“断舍离”

    停止胡思乱想的第一步,就是勇于对他人的越界说不。

    可以说,学会说“不”,是高敏感者必备的生存技能。

    很多时候,高敏感者喜欢独处,不是代表他们反对社交,而是难以忍受长时间、以及不合适自己的社交。

    当你被外部刺激影响心情,或者被自己内心乱七八糟的想法包围时,可以尝试一个人坐在窗台发发呆,任思绪飘飞无目的;

    还可以暂时戴上帽子或者一个酷酷的墨镜,阻断来自视觉的刺激;

    还可戴上耳塞静坐,或者用耳机听听轻音乐,阻隔来自听觉的刺激;

    或者离开对自己有刺激的场域,呼吸外面其他空间不一样的新鲜空气。

    以上种种途径,对我们而言,都是快速停止内耗、增加心能的好方法。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停止胡思乱想

    就像五月天在《离开地球表面》那首歌唱的那样子:

    丢掉手表 丢外套

    丢掉背包 再丢唠叨

    丢掉电视 丢电脑

    丢掉大脑 再丢烦恼

    ......

    基于对自我的了解,坚持自我的特性,对自我保持信心,再也不要委屈自己一秒,是高敏感者的精神食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每一种人格特质,都有能够发挥出其潜能的情境,也有抑制其表现的情境。

    任何内向、敏感、多疑等,都是异类的天赋,只要方法正确,都可以转化为巨大优势,让你获取更大成就。

    心理学家:有一种累,叫想太多!5个方法,停止这种高内耗行为

    高敏感者的自救指南

    NLP大师李中莹说过:

    痛苦让你有动力去找出摆脱威胁的方向。

    高敏感者虽历经痛苦那么多,但正恰恰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动力,催发他们朝着成为人上人、龙中风的方向前进。

    他们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给别人撑把伞,拥有强大的共情力,能够快速感知人心的世界,让这个世间温暖和丰富起来。

    最后送给所有的高敏感者一句话:世界和我爱着你们

    你身边有没有高敏感、想太多的人,或者自己就是?

    持续关注我@心理学大咖集结号一起品人间心理!

  • 新零售浪潮下,中国酒店业如何实现“跨界突围”?(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文 | 韦航星巴克基业长青的秘密,都藏在“第三空间”里。“第三空间”是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提出的一种假说——家庭居住空间是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除此之外,还存在人们需要休憩、交谈、娱乐的第三空间。 咖啡茶饮行业的新业态,正是源自第三空间...

    2023-03-20 1367阅读 5人支持 0篇回答
  • 孩子外向就是情商高?过犹不及,引导不当反而会变成“讨人厌”(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通常我们说一个人优秀的体现,会大致划分为两面,一面是智商,一面是情商。智商一般是先天因素,在后期中很难改变,而情商不是,情商基本上是取决于孩子周围成长的环境,是家长可以后天培育出来的。很多父母会误认为外...

    2023-03-20 5263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如何避免陷入“内卷化”的系统

    幸福感的“内卷化”1/6、武林是怎么沦落的?小时候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古代有那么高的武功,到了现代就灭绝了呢?直到最近,我看到了一个完美的解释——武林内卷化。原因就在《笑傲江湖》的结尾,那本《葵花宝典》其实并没有被任我行毁掉,而是...

    2023-03-20 4942阅读 72人支持 7篇回答
  • 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逼他外向(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前几天,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 进门后,那个9岁的孩子一直拽着他妈妈的手腕,看起来挺怕生。 他妈妈一直催促他向我问好,小孩被催了几次后,怯生生地叫了声阿姨好。 不久一个人躲在角落默默翻儿童故事书了。 我朋友一脸抱歉又担忧地解释:“他太内向...

    2023-03-20 1708阅读 2人支持 1篇回答
  • 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性格内向或者性格外向的孩子,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

    佳佳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妈妈也每周领着佳佳去学英语,时间长了,发现佳佳英语没有别的小朋友说的那样好,单词也没有别人记得牢,可是在家的时候佳佳识字画画都挺好的呀。原来佳佳是属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这个孩子比较喜欢一个人安静的思考、...

    2023-03-20 2059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外向型社恐(外向型空间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如何一句话让朋友血压升高百万有料 昨天1还以为是我朋友@互联网欢乐指南2原来山东德州也叫Texas,给我看傻眼了@弄潮儿大总管3谐音梗永远的神这是什么蛇?会中毒吗?@阿粪青4学校里晒被子被狗狗睡了@大脑切片5希望产品设计关注一下我们这种“孤...

    2023-03-20 1712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晨练的最佳时间是几点,晨练的这几个误区您注意了吗?赶紧告诉家人

    不少朋友尤其是老年人群体都有晨练的习惯比如,大部分老年人会选择在6点左右出门锻炼但此下正值秋季过早的话,天气微凉很容易感冒着凉因此,老年人秋季晨练宜赶迟不赶早建议等太阳升起半小时后再外出锻炼除了起得太早有些朋友还喜欢跑步等做些剧烈运动但在秋...

    2023-03-20 6465阅读 100人支持 4篇回答
  • 晨跑,午跑和夜跑,哪种锻炼方式最健康?了解跑步的“最佳时间”(晨练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跑步应该是成本最低,并且相对最安全,也最有效的运动项目之一。很多人的健身计划,往往都是从跑步开始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大多变得很紧张,跑步的时间也不能像以往一样自由,想什么时候跑什么时候跑。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空闲时间...

    2023-03-20 94658阅读 668人支持 150篇回答
  • 夏日晨练有讲究,你做对了吗?(晨练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炎炎夏日,高温环境下运动易发生中暑。所以,夏季运动建议选在早晨进行。那么,夏日晨练都有哪些讲究?一起来看看吧!来源:新华网来源: 东营政府网...

    2023-03-20 5283阅读 1人支持 0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