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荒谬人格 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 点击18901次
  • www.couwai.com
  • 评论33条
  • 导读荒谬人格 萨特,木心说:“萨特有好几大聪明:他和德·波伏娃那么好,但不结婚,聪明!诺贝尔奖给他,他不要,聪明!他这些聪明,是非凡,所以我称他是当代的骑士。”01我拒绝一切荣誉称号 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一个名叫让-保罗·萨特的人,奇怪的是,那一年没...

    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木心说:“萨特有好几大聪明:他和德·波伏娃那么好,但不结婚,聪明!诺贝尔奖给他,他不要,聪明!他这些聪明,是非凡,所以我称他是当代的骑士。”

    01

    我拒绝一切荣誉称号

    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一个名叫让-保罗·萨特的人,奇怪的是,那一年没有颁奖典礼,取代颁奖典礼的是一封拒绝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信件。

    没错,萨特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他说:“我拒绝荣誉称号,因为这会使人受到约束,而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个作家应该真诚地做人。”

    尽管他拒绝了,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还是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其理由是:为了他那富于观念、自由精神与对真理之探求的著作。

    他拒绝一切荣誉,“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有人就提议给我颁发荣誉勋位勋章,我拒绝了,尽管我有一些朋友在政府部门任职。同样,我也从未想进法兰西学院,虽然我的一些朋友这样向我建议。”

    心说:“萨特有好几大聪明:他和德·波伏娃那么好,但不结婚,聪明!诺贝尔奖给他,他不要,聪明!他这些聪明,是非凡,所以我称他是当代的骑士。”

    1980年,萨特逝世,当时的法国总统曾遗憾地说“一颗当代智慧的巨星陨落了。”19日自发来为他送葬的人达数万人,据说这是法国继雨果之后最盛大的葬礼。

    他拒绝了荣誉,因为他本身就是荣誉。

    他拒绝的不是荣誉,而是形式。一切束缚自由的形式。

    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02

    人是人自己造就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读书人不知道萨特,就显得很“low”,人人都以拥有一本萨特的书为荣,谈话如果不知道萨特,就显得没文化,甚至连谈恋爱,如果不知道萨特与波伏娃,可能都要被女孩鄙视。

    萨特成了一种现象般的存在。

    但如果你去看萨特的书,你会发现,读萨特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那么多人读萨特,可见其巨大的影响力,也可见存在主义这种思潮,席卷面积多么大。

    1943年,萨特发表《存在与虚无》,建立了自成一家的存在主义体系。

    他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存在,首先遇到自己,然后才造就自己。人之初,是空白的。后来露面,要造就自己。人不是上帝造就的。人是自我感觉到,然后存在。

    人要造就自己,那么他就必须是自由的,否则他就无法造就自己。每个人都能选择,且都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但既然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人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

    既然如此,那是否就是荒谬?

    他悲伤地说:明天,在我死后,有些人可能又打算建立法西斯,而别的人可能变得很懦弱,随随便便,听凭他们为所欲为。那样,法西斯主义又成为人类的真理了。

    “英雄自己造就了英雄,懦夫自己造就了懦夫”。

    萨特自己也明白,自由选择的那个人是没有支撑点的。我存在,别人也存在,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和意志,都有“主观性”。所谓社会,就是“主观性”的森林,人人都是其中的孤独者。

    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03

    初识波伏娃

    其实说人是自由的,本身就带着荒谬色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被迫来到这个世界,被抛到这个世界的!

    萨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1905年,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不到两岁时去世。

    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作为教授,外祖父拥有大量藏书,萨特后来的成就,可能与这段“自由选择”不无关系。

    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人的自由选择是脆弱的,穷人的儿子,即便自由选择,受家庭环境的限制,便不可能像萨特这样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1915年,萨特考入亨利中学。

    在这期间,他受到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影响,使得他在哲学的殿堂里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1924年到1928年间,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

    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

    这就是萨特一生灵魂的伴侣。

    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04

    我是很想见你

    波伏娃有句话说:我是很想见你,可是我也知道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的见面才有意义。

    这话就是对萨特说的。

    认识之后,他们两人就发现,在一起有好多好多可以说的,仿佛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哲学,可以谈朋友,可以聊生活,书籍从英国到美国,然后是法语书籍,总之,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

    波伏娃只要出门,就一定要去见萨特。

    在巴黎的天空下,一个矮个子男子,戴着一副教师眼镜,虽然右眼受过伤,但是他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女孩个子挺高、挺瘦,长得挺好看。

    他们交谈着,仿佛就是巴黎最美的风景。

    男的是萨特,女的肯定就是波伏娃。

    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萨特后来回忆: “我认为她很美,我一直认为她美貌迷人,波伏娃身上不可思议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

    波伏娃后来也同样说过: “我和萨特的关系是我一生中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就,三十多年来,我们只有一次在就寝时是不和谐的。”

    不过想想这种灵魂的交融并不奇怪,他们两人都是当时最杰出的青年,都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彼此之间理解、接受、共同之处,都是灵魂的对等!

    爱情很美好,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会进入婚姻的殿堂,就连波伏娃也是这么想的。

    但萨特似乎看见了某些生活的真相,他不愿如此。

    他说一个人只有创作虚构出来的作品,才能避开生活中的遭遇。

    而且他决不想成为一个有妻室的人,他决不结婚,决不会过安定的生活,决不会用财产填塞他的一生。

    恰巧的是,波伏娃也赞同这样的观点。

    人类的心灵并不相通,但当遇到某个人的时候,她可以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这就是人生最美妙的秘密。

    纵然这个世界是荒诞的,这种感觉,这种相遇,也应该是真实的。

    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05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萨特说: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从理论上来讲,人可以自由选择,但是生活当中,却并非如此,进入商场,看见一个衣服标价十万,可以口袋里却只有一千,这时候,自由选择是不存在的。

    所以叔本华说,意志是自由的,但人生是不自由的。

    意志上世界所有地方你都去得,但是就实际来说,去任何地方,都需要钱,没有钱,意志是自由了,但是实际上哪里都去不了。

    但我们至少要知道,人是自己造就的。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人可以选择,并且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是人的存在。

    实,这种说法里,本身就包含着人的自由,人和人之间,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为他负责,这就是他的自由!这就是存在的秘密。

    而生活之所以不自由,往往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随风一样自由
  • 萨特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荒谬人格 萨特)

    《粤海风》上有柳鸣九先生一篇题为“且说大仲马移葬伟人祠”的文章。柳先生是法国文学专家,他对于大仲马移葬伟人祠一事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读后获益匪浅。惟文中作为立论的例证,有一段关于萨特的评论,我觉得存在问题,先录之如下:“长期以来,法国人练就...

    2023-03-19 8927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觉得人生是荒谬的?(荒谬人格 萨特)

    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萨特也一样。萨特最著名的小说《恶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通篇写的是主人公感觉到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偶然的、没有目的的、找不到意义的。人类的存在是毫无理由、纯属偶然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后,主人公就产生了荒谬感,...

    2023-03-19 6055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萨特最明智的十句话,人生总是在荒谬和痛苦中度过

    1.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2. 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3. 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4. 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5. 对于暴力,我...

    2023-03-19 2704阅读 18人支持 6篇回答
  • 面对生存的焦虑,你该怎么办?八十年前就有人给出了答案(荒谬人格 萨特)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编辑丨崔永辉《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

    2023-03-19 2193阅读 0人支持 5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来源丨喜马拉雅FM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编辑丨崔永辉《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展...

    2023-03-19 7961阅读 21人支持 1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123狂欢节#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 《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

    2023-03-19 4693阅读 1人支持 0篇回答
  • 译者王中忱:萨特曾是大江健三郎“自我反思时一根锋利的针”(荒谬人格 萨特)

    编者按:根据日媒NHK的消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于3月3日在日本逝世,享年88岁。大江健三郎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的译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告诉界面文化,“作为大江先生的读者和翻译者,虽然不无预感,毕竟高龄老人了,...

    2023-03-19 7747阅读 4人支持 0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历史10月22日」 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牛人——萨特

    萨特年轻时的样子在56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22日(农历1964年9月17日),萨特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196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其理由是:为了他那富于观念、自由精神与对真理之探求的著作。在1964年10月22...

    2023-03-19 3406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由萨特存在主义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思考历史可以如何发展

    由萨特存在主义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思考历史可以如何发展要谈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理论就必须先谈到两组关系,这也是自由理论内容的核心,即存在与自由和选择与自由。“存在”的问题是存在主义包括萨特哲学的基本问题。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

    2023-03-19 9061阅读 2人支持 0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