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 点击7347次
  • www.couwai.com
  • 评论0条
  • 导读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学校即将举行作文比赛。下午,孩子兴致勃勃的将作文拿给妈妈看,“妈妈,学校有一个作文比赛,这是我准备的参赛作文,快看看!”孩子满怀信心,得意洋洋的将本子递到妈妈手上。妈妈认真地看着,眉头越来越近,边上的孩子也愈发的小心翼翼,“文章的思路还不错...

    学校即将举行作文比赛。

    下午,孩子兴致勃勃的将作文拿给妈妈看,“妈妈,学校有一个作文比赛,这是我准备的参赛作文,快看看!”孩子满怀信心,得意洋洋的将本子递到妈妈手上。

    妈妈认真地看着,眉头越来越近,边上的孩子也愈发的小心翼翼,“文章的思路还不错,但你这个字跟狗爬的一样,老师哪里能有耐心看下去呢!就这字你还想获什么奖!”孩子委屈地瘪瘪嘴,拿着本子回屋了。

    妈妈心里奇怪:表扬他了,还不高兴!一点批评也受不了!

    晚上,爸爸下班了。

    孩子拿着本子躲开妈妈,跑进爸爸的书房,要爸爸看。

    爸爸看完后,摸了摸孩子的头说:“宝宝的字迹有些潦草,但是文章的思路清晰,构思新颖,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方法,如果书写上能再工整一些,那宝宝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孩子开心的点点头,拿着本子重新抄写了一份。

    看到了这一幕的妈妈一头雾水,明明爸爸和我批评的一样,为什么孩子却对爸爸的意见虚心接受了呢?

    那么,究竟为什么同样的批评会产生相反效果?对孩子的行为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背后的原因吧。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一、打开正确的批评方式

    原因①:注意对孩子批评的语气

    训斥、苛责、大吼大叫等伤人自尊的批评方式,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言良意,心平气和地引导,往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尖酸刻薄的语调连大人都不爱听,更何况是小孩子呢?

    吼骂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只有家长先平静下来,孩子才能认真倾听我们的教导,明白他的错误之处,进而才能改正。

    “吼”只会伤害孩子,使孩子下意识疏远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加叛逆。就像文中的孩子一样,躲着妈妈偷偷地去找爸爸了……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原因②:要进行有效批评

    什么是有效批评?有效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原因+肯定价值+表达期望

    上文中的妈妈一味指责孩子的错处,不教导如何改正,也不对孩子的价值进行肯定。

    这样错误的,具有破坏性的批评,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自信,又因为没有明确的指令,不能引起孩子重视。

    正确的批评方式应该是像爸爸一样,首先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对孩子的其他方面进行表扬肯定,最后,提出改正的方法。

    这样既对孩子自尊进行维护,又给了孩子改正的方法和机会。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原因③:“先褒后贬”事与愿违

    文中的妈妈认为自己明明表扬了孩子,为什么孩子还不高兴呢?

    当家长沾沾自喜地认为,将表扬这层糖衣裹在批评这颗苦涩的药丸上,就万事大吉时,那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们更希望父母可以一直给予自己肯定和赞赏的,当他们发现糖衣的背后是炮弹,反而更加降低了他们心中的期望值。

    因此,家长们应该善用褒贬,不妨利用“增减效应”,尝试在孩子的教育中使用“先贬后褒”的方法。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二. 关于“增减效应”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将八十名大学生被试分成四组,每组被试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论对他们的看法。

    第一组为贬抑组,在七次评价中,同学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

    第二组为褒扬组,在七次评价中,同学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

    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优点。

    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缺点。

    当这四组被试听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之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

    结果发现,表现出对该同学喜欢最深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非褒扬组。

    被试觉得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该同学的评价虚伪,不真实;如果只有贬抑又显得不客观全面;而先贬后褒才能看出同学评价的客观与诚心。

    人们希望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不断增加”的,而非“不断减少”的。这就是“增减效应”。

    由此可见,在评价他人时,“先褒后贬”往往会弄巧成拙,“先贬后褒”才是真正的教子良方。同时,我们也弄清了上文中的孩子对于同样批评产生不同行为的背后原因。

    任何时候,孩子都希望表扬值是持续增加的。先褒后贬,无疑是先升后降,让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落差,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大教育家先生曾用“四块糖”的故事,充分证明了“增减效应”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任小学校长的时候,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的同班同学。

    身为校长的陶行知及时制止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男生怀着挨训的心情敲开了校长室的门,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颗糖给了男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守约,准时地到了办公室。”男生惊疑的接过了糖果。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颗也是给你的,我制止你时,你及时住手,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呆滞地接过第二颗糖,眼睛瞪得大大的。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调查,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我应该再奖励你啊!”

    这时,男孩留下了悔恨又感激的泪水,说:“校长,我错了,我不该砸同学。”

    最后,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能改,勇于认错,我再奖励你一颗。”

    陶校长并没有批评斥责学生,他以奖励递增的方式,给予学生认错的勇气信心,让学生自觉认识到错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


    三. “增减效应”——先贬后褒的益处

  • 保护孩子的自信与自尊心

    在孩子的犯错时,父母不要一味地批评,采用“先贬后褒” 的方法,既让孩子认清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又肯定了孩子的自身价值。很好的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有价值的,才能不畏错误,敢于尝试,取得成功。

  • 激励孩子的进取心

    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先批评,后表扬,有时在孩子身上会有奇效。父母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给予表扬,孩子的进取心和精神支柱会在父母不断的激励下变得更强烈、更坚定。

  • 建立孩子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生活心态

    父母长期的批评呵斥,将会给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利用批评让孩子树立正确自我观念,恰当自我认知;但在批评上更要建立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中爱的气氛,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心态。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四、 如何在教育中正确使用“增减效应”?

  • 父母善用褒贬教育,先贬后褒

    "增进效应"的最大特点,便是人更喜欢对自己的喜爱值不断增加的人,父母先明确的指出孩子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在恰如其分的给予赞扬,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做法,便是最为典型的"增减效应"教育。

    在这种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平等沟通,家长教导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 注意教育孩子的场合和时机

    在利用"增减效应"来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心态、时机和内容。

    在吃饭时教育孩子可能使孩子情绪波动,影响消化系统;在睡觉前批评,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从而影响睡眠;孩子本就心情不佳时,即使“先贬后褒”也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如何打开与孩子正确沟通方式?“增减效应”的运用,你知道多少

    我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维护孩子的荣誉感,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这也是人之常情。孩子在这方面的欲望往往要比成人更强烈。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别人,特别我父母的肯定和赞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不足之处,要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不要以我们成人的思维对看待孩子。

    ぇ她説執子手
  • 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增减效应启示:怎样和别人说话可以让对方感觉更良好?

      小的时候经常去跟着大人去集市上赶会,每次干会大人总要买一些瓜子。  那时的瓜子都是散称的,我发现每个商贩称瓜子的手法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喜欢往秤盘里放一大把瓜子,然后一点一点地减少,买家看着不免着急:“还减呀?都没多少了!”有的人喜欢先少...

    2023-03-19 1280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拿起来就用心理学,增减效应:如何打动人心,99%的人都不知道!(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不过,要想利用好心理学,必须有一个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学。正如我们常说的,要“行”,必须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

    2023-03-19 4782阅读 3人支持 0篇回答
  • 家长必学心理学效应四大规律,对一件事重复进行批评孩子会逆反(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

    心理规律一:超限效应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 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

    2023-03-19 7759阅读 0人支持 1篇回答
  • 育儿心理学效应之七增减效应(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

    ​人际交往中的“增或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增加”而不是“减少”。​例如,许多推销员抓住人们的心理。当他们给顾客打电话时,他们总是抓一小堆,再把它放在盘子里,而不是先在盘子里抓一大堆,然后把它拿出来。​当我们评价孩子时,难免会把自己的...

    2023-03-19 4998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2024年国考笔试真题预测:类比推理(2.15)

      1.剪发:烫发剂:烫发  A催熟:防腐剂:防腐  B伐树:植树节:植树  C风蚀:碳酸钙:溶蚀  D镇痛:止痛药:止痛  2.学习:进步  A改革:发展  B开花:收获  C心平:气和  D跑步:健身  3.晕轮效应 对于 ( ) 相当...

    2023-03-19 5688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运用“增减效应”,让你的批评“入耳”更“入心”

    一、何为“增减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80名被试分成4组,每组被试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个人(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对他们的评价。第1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

    2023-03-19 1574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对待孩子应该赏或罚?正确运用增减效应,培养孩子学习动力

    文丨赵松珍聊育儿 (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导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可以运用增减效应。案例分析小明突然和他最好的朋友小华闹别扭,说以后再也不理他。据了解,小华第一次碰见小明时,就对小明抱了很大的兴趣,并对他大加赞赏。小...

    2023-03-19 2061阅读 0人支持 1篇回答
  • 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心理学的“增减效应”,帮助你做好宝宝教育

    (48岁,晋级二宝奶爸,专业作家,育婴领域专家,个性化训练指导师,获多平台原创邀约。与宝爸宝妈分享育儿经验。加关注“@大龄孕儿经”,获取更多育儿知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2023-03-19 6700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爱憎增减效应(增减效应是什么意思啊)

    【3HL心身健康日签】第631天爱憎增减效应人有了爱恶的偏见,就往往会曲解附加的资讯,以支持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人们称为爱憎增减效应。周末愉快[微风]早安...

    2023-03-19 1706阅读 3人支持 0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