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荒谬人格 萨特,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 点击7961次
  • www.couwai.com
  • 评论1条
  • 导读荒谬人格 萨特,来源丨喜马拉雅FM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编辑丨崔永辉《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展...

    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来源丨喜马拉雅FM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

    编辑丨崔永辉

    《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年轻学生洛根丁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不仅为萨特赢得了极高的文学声誉,也呈现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轮廓。

    总的来说,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有这样几个主要观点:“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以及“自由选择”。

    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存在先于本质

    颜色、重量、形状、光滑度等等,这些变动不定的物理特征意味着“本质”,我们一般是通过“本质”来认知事物的。但萨特认为,人们在认知“本质”的同时,却忽略了被这些“本质”所遮蔽的“存在”。存在才是事物本身,是第一位的,而本质是第二位的。

    “存在”在“本质”之前。人的存在空无所有,因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本质则是人通过后天的行为慢慢形成的性质。在小说中,主人公洛根丁觉得感官接触到的任何东西的本质都是无法把握的,他因此而觉得恶心。

    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与存在的虚无相应的,是生存的荒谬

    萨特认为,人生活在时间之中,但是,人们通过开端和结束、过去和现在这些概念,所把握住的只是时间的本质,而不是时间的存在。由此就产生了人生存的根本性焦虑,在个体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之中有一道巨大的鸿沟。

    在小说中,主人公洛根丁本想搜集资料,为一位侯爵写传记,最后却发现他是在按照时间顺序凭空塑造出侯爵的一生,他所书写的侯爵的生平和他的真实生平很可能是两回事,他的历史研究只不过是在编故事。

    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面对生存的荒谬,我们应该自由选择

    萨特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刻,那时,他眼中的世界没有任何名称、规定、象征或者标签,那时的人只是单纯地被世界的本来面目所震撼,也就是被世界的存在所震撼。但是之后,人就越来越多地接受事物的特征和现象,用语言描述事物的本质,而越来越远离存在了。

    在小说中,洛根丁意识到恶心,就迈出了从本质中解放出来的第一步。他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完全出于偶然,人也应该把自己的存在交给偶然,这样人才能够感到自由,人也应该运用自己的自由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为何这本小说依然意义深远

    因为《恶心》触及了我们生存焦虑的根源所在。只要我们觉得活着很焦虑,那么《恶心》就是为我们而写的。萨特让我们明白,焦虑跟没钱、工作太忙、家庭负担重等等无关;焦虑是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它来自我们降生的那一刻,来自最初的陌生感,来自完全偶然的、存在性的相遇。

    萨特认为,在这一片混乱无序的世界上,我们必须首先摆脱本质的束缚,确认自己的绝对自由,然后,我们要接受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我们要懂得,不管是痛苦的体验还是欢乐的体验,我们都是在创造自己的本质,创造自己的人生。

    萨特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理由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他拒绝接受任何官方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说,任何荣誉都会约束人,而他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自由。

    关于主播:

    《喜马讲书》:你上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读书,不知不觉成了一件「三无」的事。出版市场鱼龙混杂,没有眼光挑书。信息超载事务冗杂,没有时间读书。加班繁重身心疲惫,没有精力读书。读书,向来是最低成本的高贵。但它的成本,似乎越来越高了。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伍肆叁贰壹
  • 萨特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荒谬人格 萨特)

    《粤海风》上有柳鸣九先生一篇题为“且说大仲马移葬伟人祠”的文章。柳先生是法国文学专家,他对于大仲马移葬伟人祠一事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读后获益匪浅。惟文中作为立论的例证,有一段关于萨特的评论,我觉得存在问题,先录之如下:“长期以来,法国人练就...

    2023-03-19 8927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觉得人生是荒谬的?(荒谬人格 萨特)

    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萨特也一样。萨特最著名的小说《恶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通篇写的是主人公感觉到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偶然的、没有目的的、找不到意义的。人类的存在是毫无理由、纯属偶然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后,主人公就产生了荒谬感,...

    2023-03-19 6055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萨特最明智的十句话,人生总是在荒谬和痛苦中度过

    1.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2. 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3. 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4. 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5. 对于暴力,我...

    2023-03-19 2704阅读 18人支持 6篇回答
  • 面对生存的焦虑,你该怎么办?八十年前就有人给出了答案(荒谬人格 萨特)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编辑丨崔永辉《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

    2023-03-19 2193阅读 0人支持 5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生活无意义

    木心说:“萨特有好几大聪明:他和德·波伏娃那么好,但不结婚,聪明!诺贝尔奖给他,他不要,聪明!他这些聪明,是非凡,所以我称他是当代的骑士。”01我拒绝一切荣誉称号 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一个名叫让-保罗·萨特的人,奇怪的是,那一年没...

    2023-03-19 18901阅读 312人支持 33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因为“恶心”,他拒绝了诺贝尔奖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123狂欢节#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 《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

    2023-03-19 4693阅读 1人支持 0篇回答
  • 译者王中忱:萨特曾是大江健三郎“自我反思时一根锋利的针”(荒谬人格 萨特)

    编者按:根据日媒NHK的消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于3月3日在日本逝世,享年88岁。大江健三郎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的译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告诉界面文化,“作为大江先生的读者和翻译者,虽然不无预感,毕竟高龄老人了,...

    2023-03-19 7747阅读 4人支持 0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历史10月22日」 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牛人——萨特

    萨特年轻时的样子在56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22日(农历1964年9月17日),萨特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196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其理由是:为了他那富于观念、自由精神与对真理之探求的著作。在1964年10月22...

    2023-03-19 3406阅读 0人支持 0篇回答
  • 荒谬人格 萨特,由萨特存在主义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思考历史可以如何发展

    由萨特存在主义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思考历史可以如何发展要谈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理论就必须先谈到两组关系,这也是自由理论内容的核心,即存在与自由和选择与自由。“存在”的问题是存在主义包括萨特哲学的基本问题。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

    2023-03-19 9061阅读 2人支持 0篇回答